各位软件领域的精英们,今天小编邀请你继续深入学习《软件测试架构实践与精准测试》。

《软件测试架构实践与精准测试》是作者李龙(安畅检测首席技术专家)基于软件测试“川模型”的著作。本书结合作者首次提出的软件测试新的模型“川模型”测试架构,并与精准测试理念相结合的方式,阐述了测试的流程和测试团队的搭建过程,包括如何制定部门规划、流程规范,如何制定测试框架,如何提升人员测试效率,如何提高项目的测试执行力等内容。语言诙谐幽默,引人入胜。本文已取得作者本人授权。
本期连载《第三章 高效测试团队的精气神》之<部门文化>。
作者简介-李龙

中国民主同盟盟员:
灾备联盟信创工委会主任:
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信创测评专委会副主任;
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职业认证专委会主任;
安畅检测(齐鲁物联网测试中心)首席技术专家;
软件测试"川模型”创始人、全国首发《信创产品测评 通用要求》标准首席编制人,至今拥有20余项专利、出版8部图书。
前节回顾
【做好员工培训工作】:制定培训计划、确认培训内容、制定测试相关资料模板、确认测试人员技能与能力要求等等。
第三章 高效测试团队的精气神
本文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组建测试团队、提高团队技能的一些工作方法。希望把自己在这几年时间里的一些感受与读者进行一次交流。
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:
01部门文化
之所以要提出部门文化,其实是有我的一些思考的。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,它指引了每一个人员的前进方向。但是,企业文化不是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完全吸收、领悟的,因为它的意义、精神是深远的,需要慢慢体会和融汇。部门文化相对于部门成员来说,就容易消化和理解了。在充分理解和领悟企业文化的大前提下,以企业文化为基础,可以提出测试部(团队)的文化,她是以部门(团队)精神为思想基础,以狼性特质(我组建过的团队特质)为行动指南的统一体。
在任何一家单位,只要我们做测试,不论这个测试团队只有一两个人,还是几十个人,我们都要有一个团队精神,这是必不可少的,就如同一个企业不能缺少企业文化一样。因为团队是整体的概念,又有别于一般的群体,它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走到一起的队伍。群体则可以是有相同喜好或不同兴趣的人的聚集,不需要达到某种志向形成何种意识。而我要讲的团队精神,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、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。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。核心是协同合作,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、凝聚力,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,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。
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曾经组建过的一个测试团队的情况(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在那个单位共事了,但是仍然很感谢那里的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帮助)。
而我要说的测试部的团队精神,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:纳荣、传承、创新
•纳容
–容纳的原意: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(人或事物)
–引申为部门精神(容纳变成纳容):主动地去获取新事物或知识,并且变为自己的东西
•传承
–传递,承接,沿袭创新。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,有承上启下的意思。
–引申为部门精神:互相承接对方好的方面,共同进步和发展
•创新
–运用已知的信息,不断突破、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、独特的新事物
–引申为部门精神:突破已知,产生新结果
部门的精神用一句话来说明: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,不断突破自己,推陈出新,互相帮助学习,为团队的整体利益和目标奋斗!
正是部门创建之初的这个部门精神,指引着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向前奔跑。她使我们获得了这样一种力量,它摸不着,看不见,听不到,但是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,去感悟,去深化。在一次次的项目攻关、部门合作中创造了不错的业绩。
但是,只有精神,没有行动指南是不行的,这一点我是在组建完测试团队一年后确立的,我需要给大家一个行动指南,一个学习的动力。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与朋友的交流,让我发现了狼,发现了现在创新型企业都有的一种气质,即狼性特质。一提到狼性,顾名思义,它会与野、残、贪、暴放在一起。自古以来它总是与几千年的孔孟中庸之道格格不入。究其原因便是中庸之道的主导精神:“循规蹈矩、忍辱负重”。数千年来,以至直到现在,这种中庸之道的封建糟粕害得我国民性保守,惰性十足,同步自封,闭关自慰。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,不善于进取拼搏,不善于向别人学习,至使我们落后其他先进国家几十年,某些方面至使落后上百年。而我要给大家说的,便是一种带有野性的狼性团队。
一个团队要发展,没有这种:贪、残、野、暴的精神是不行的。如今的时代,是一个竞争的时代,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不断发展。因此团队推崇提倡的狼性,就是要在浪尖上求生存,浪谷中图发展。
我们需要狼是因为在狼的身上具有我们常人少有的一股特质,那就是
1. 勇猛强悍,结果导向
2. 目标一致,同仇敌忾
3. 以身作则,不计个人得失
4. 生死存亡间不忘培训教育
5. 为使命而战斗
正是这种狼性的特质,加上部门的精神,组成了一个测试团队的文化。也正是这种文化,鼓舞着团队成员不断发展、部门不断壮大。

下期预告:
第三章 高效测试团队的精气神
之<合乎发展的灰度管理>
软件测评咨询电话:186-6896-9390(微信同号)